发布日期:2025-04-15 20:57 点击次数:135
这个文我一直不知道应该用一个什么标题才能概括。起源是知乎上有人提出建议,希望中国可以发展自己的高端期刊,一方面给科研人员和需要评职称的人员提供足够的可以发论文的空间,另一个方面则是希望这一部分消费能力落实在国内,不要交钱给外国期刊。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擦边的业内人,提出下面几个要点:
第一,北大核心的含金量不断上升,国外的含金量不断下降。一个北大核心的稿件,发国外的sci绰绰有余。我们说的同等级对比,就是头部对比头部,尾巴对比尾巴,不玩田忌赛马。
第二,国产开放期刊……国产期刊全部开放,没有不开放的。开放指的是期刊是否能够免费被获取到。国内的所有公开发行的期刊都可以免费获取到。当然期刊本身是卖钱的,订阅需要付费,但是如果你说三十来块钱一本也算不开放,那我只能说你自查是否有收入太低的问题。当然除此以外,知网也提供下载,付费,5毛钱一页,一个稿子10页撑死也就5块钱。当然你要是去当地省图办个高级卡,也可以免费,属于全民福利,如果你不是中国人那就没办法了。这个应该是叫开源,不是叫开放,期刊行业里好像没有开放这个概念。
展开剩余58%第三,质量保证问题,我国从2000年以后对期刊整顿过多次,2004年我记得就有一次,之后2014年,2023年,我记得的就这几次。每一次的整顿甚至都牵扯到全世界期刊的大变迁,想要知道2023年细节的可以去看我的稿件,以前写过,还写过两次。其实现在从全球看,都是中国在引领期刊的更迭进步。
第四,留住钱的问题。目前国内有海量人员发国外期刊,理由不是国内的期刊不够尖端,而是国内期刊要求太高,发表人员或者稿件质量达不到要求,所以发表难度太大,转而发国外。没错,发国外是因为国外要求低。但!不排除有些学者横向交流比较多,发国外头部。其实到了头部这个份上,有时候就会出现无国界的特征,所以你说留不住钱的问题……嗯……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吧。
第五,普通科研人员生存问题。说明白点就是评职称问题。评职称和高考一样,都是选拔制的。本来就不是全民都上的事情,制定的门槛就是为了拦截。但是一心上进的中国人总想要证明自己也不差,所以强行发论文。虽然国内有些规则不尽人意,比如专科单位基本不会受理审稿,但是反过来想一想,专科单位强调的是职业人才培养,去搞科研本身就不是很合理,这里并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毕竟整个国家人尽其责才能进步。而且什么都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现在已经有很多北大核心开始开放专科单位的稿件审核。
第六,斗胆猜测一下,那些说资金流出国外的人,有没有花钱找代理发稿件。如果只是版面费的话,这个量其实不是很大。一个稿件的版面费,比较常见的是两三千刀或者欧,算下来也就两万以内。只有在找代理打辅助的时候,价格才会一下子飙升上去几倍。所有的领域,都是需求推动市场发展,这个问题不容易改变,也许未来有一天评职称的规则改变了,或者论文市场的情况也会有所改变。
总之,想要看清楚期刊领域的问题,还需要更多接触。目前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这个行业仍然骗子贼多,做核心的10个人我感觉7个是骗子,也有人说9个都是,如果将那些倒手n次的小代理算进去,9个,还真有可能。
最后,祝大家顺利升职,祝我国早日成为世界学术的标杆。
发布于:河北省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